東尼譯馬車友友介紹
龍脈之首_劍潭山
據耆老説:
往昔堪輿家曾謂
(臺北市有一條大龍脈,龍首在劍潭山,
即日治時期的臺灣神社;
現在的中山北路圓山大飯店,
龍鬚伸展到內湖山中;
龍首有三條龍鬚,
一伸向大龍峒,
一伸向大稻裎,
一伸向萬華o)
相傳,日人的臺灣神社因占了龍首,以致得以治臺半世紀,可是後來由公館展延出來的瑠公甽拓至基隆河,與臺灣神社遙遙相對,這條甽恰似一支箭,正射中這條龍的腹部,於是龍脈便被破壞了o
姑且不論,這項傳說真實性如何,但可確定的,是中山北路在日治時代因臺灣神社的關係,被命名為(敕使街道),倒是不容爭辯的o
事實上,早於一七八o年,已被開闢的中山北路,自清領以來,便因沿線興築的著名建築物,而發生不少歷史掌故o
從昔日為淡北名勝之冠的圓山劍潭開始倒述,即有一蘿筐的軼事與傳奇:
劍潭,原本位於基隆河轉彎處,過去水深處曾達數十丈,終年漩渦徐轉,潭水澄澈,在清領初期名氣即已響亮,因而有關它的命名根源;就相當多,如:荷蘭人將劍插入劍潭旁的笳苳樹中,樹皮將劍合於其內而得名;又如相傳潭底有荷蘭人的古劍而得名,再有民間盛傳鄭成功北征...............(其實鄭成功本人未曾北上),將渡河時,潭底千年魚精,興風作浪,鄭成功震怒,解佩劍擲入潭中誅之,劍留潭底,每逢月晦,風雨之夕,放出刺眼光芒;還有一説法,是鄭成功與生番作戰,寶劍不慎墜於潭底,歷久通靈放異光,而變成(劍潭)0
昔日劍潭街景
儘管傳說紛云,唯對劍潭幻影夜月的奇景,曾名震全國(台灣),引人入勝的看法,則是一致的0
劍潭北岸原有座古剎(劍潭寺)...(康尼曾介述過),相傳明鄭時期已建庵,奉祀大士,初名觀音亭;一七一七年改建,易名(西方寶剎);一七七三年重修,因該寺臨近劍潭,又改稱(劍潭古寺),這座古寺由於興建很久,因而逸事趣聞也特別多0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