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要斷食
以下是一位網友 asd9595傳給我的,佛家對斷食的說法。
請你談一談關於飲食問題,如過午不食問題,吃素吃葷問題。
答:按照佛制,比丘午後不吃食物。原因有兩個:1、比丘的飯食是由居士供養,
每天只托一次缽,日中時吃一頓,可以減少居士的負擔;2、過午不食,有助於
修定。這個制度,今天南方國家仍普遍實行。最嚴格的只喝白水,連牛奶、茶、
椰子水都不喝。但一般的僧人午後可以喝茶、汽水、果汁,也可以吃糖。我國漢
族禅宗僧人從古有自己耕種的習慣,由於勞動的緣故,晚上非吃東西不行。所以
在多數寺廟中開了過午不食的戒,但是被視為“藥食”,但持過午不食戒的僧人
為數也仍不少。
利益
過午不食的好處極多,是故佛陀制定之:
一.食欲少,能減低男女愛欲之心。
二.能得身心輕安,讓腸胃膽胰臟得到適當休息。
三.易入禪定(梵語dhyana)。
四.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修行悟道。
五.欲得解脫(梵語vimokso),食欲必然淨化故。
六.三世諸佛皆依過午不食。
持過午不食有如上所述之好處,有理念而持午,人人皆可行之,持之以恒,即可得到持午之功德與利益,無有限制。
我的感覺斷食在各個階段有其不同的意義,但在修練第四階段練神還虛時,一定要斷食,因為真人頂上坐再回到黃庭﹝肚子﹞處溫養時,它的炁會越來越強,會填滿肚子,如此你就不會覺得有肌餓感,自然而然不會想去吃東西了。
不過肚子裡的炁過強也不好,需要懂得控制。一位中逸網友告訴我炁太強時會造成肋骨位移,而我肚子痛現在回想起來,可能是炁太強造成胰臟位移壓迫到神經所以會痛。而醫生給我的解釋是胰臟腫大壓迫到神經才會肚子痛,這我就不敢確定是那一個才對了,反正斷食讓器官休息身體就舒暢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