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QOtOc0c4CLJlwxtAs5CJuw  

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道教海神信仰,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[1]。為媽祖察、聽世情的兩大駕前護衛神,分別為左手持方天畫戟,右手舉至額前做遠視狀的千里眼(又稱金精將軍),以及左手持月眉斧頭,右手舉至側耳作聽音狀的順風耳(又稱水精將軍)。

相傳媽祖俗名默娘姓林,出生於宋朝(或曰五代末年[2]福建省興化郡莆田縣湄洲島,一出生則不哭不鬧,因而取名為,小名默娘,因此又稱林默娘。自北宋開始神格化,被稱為媽祖並受人建廟膜拜,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,成為官府承認的神祇。媽祖信仰自福建傳播到浙江廣東等沿海省份,並向臺灣琉球日本東南亞(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)等地傳布,天津上海南京以及山東遼寧沿海均有天后宮或媽祖廟分布。

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期,是媽祖信仰向海外傳播的一個高峰。此外,隨著大量而不間斷的華人海外移民活動,媽祖信仰的傳播範圍更廣、更深,各地華埠(尤其是沿海地區)多可見媽祖廟的蹤影,譬如日本長崎橫濱的媽祖廟、澳門媽閣廟馬來西亞吉隆玻天后宮、菲律賓隆天宮、香港銅鑼灣天后廟。乃至於歐洲美洲也開始有了媽祖廟

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湄洲傳播開來,歷經千百年,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,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

2009年10月,媽祖信俗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

從南宋到清代,絕大多數史料公認天妃姓林,生於湄州嶼,自幼有異能。具體生日,雖只見於《東西洋考》,但早被全世界媽祖信徒奉為媽祖生辰,舉行慶典。

學者研究指出,媽祖是從中國閩越地區的巫覡信仰演化而來,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間信仰(千里眼順風耳)。隨著影響力的擴大,又納入儒家、佛教和道教的因素,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,成為中華文化海神的代表。[5]

媽祖信仰是台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。由於漢人移民多自大陸渡海而來,除了帶來原鄉信仰及香火外,台灣四面環海,海上活動頻繁,因此媽祖成為台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。無論是大小街莊、山海聚落,還是通都大邑,都可看到媽祖廟。僅台灣一地,「就有媽祖廟510座,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,內建於明代的2座,建於清代37座」[6]

拱天宮又稱白沙屯拱天宮白沙屯先民早年討海為生因艱苦與危險,便奉祀軟身天上聖母,位在苗栗縣通霄鎮白東里8號[1],爲祈求海上平安,清咸豐晚期先民開始集資籌建拱天宮,後在清同治二年完建,其廟座西朝東,歷經多次整修擴建,而完成今日為兩殿兩廂式宮廟建築,且在每年多已步行方式前往北港鎮進香是白沙屯一年一度的大事,許多外出工作或遷居外地的鄉親都會回來參與盛事,這個傳統已經超過一百七十年以上歷史[2]

「白沙屯媽祖進香」歷史悠久,因來回近400公里,是全臺灣最遠的徒步進香活動,且無固定行程、路線,全依照媽祖旨意進行,獲行政院文建會頒發證書指定為「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」給苗栗縣通霄鎮拱天宮主任委員洪文華[3][4]

拱天宮建廟於清同治2年﹝1863﹞白沙屯組團到北港進香的據說早在尚未建廟之前就有了。

 MA0P_2Xrwxa_w1YOx1JY_Q  

uEfpGLLnjpnR8MidXo5ffw  

 一樓正殿供奉天上聖母

LydyS_9hjE2fpsWlBctbuA  

Pt_5I_n1gwFaeKwdb4cndA  

AKRjHXhIK38_1qnHDtZCvQ  

7ixwWopFvZGlT3ys0xLMrg  

ednxPDJKNRLzAuRhqkxX7w  

untitled  

untitled  

untitled  

untitled  

untitled  

untitled  

untitled  

untitled  

untitled  

untitled  

untitled  

untitled  

untitled  untitled  

untitled  

untitled 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台中無極靈修道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