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三日節 轉載自顯龍檀﹝蘇王會﹞師兄
農曆三月三日,民間稱為三日節,又稱為寒食節。而寒食節的
源由來自於介子推的抱木自斃的故事。
春秋時代,晉獻公育有申生、重耳二子,因為晉獻公寵幸驪
姖,聽信他的讒言,於是殺死長子申生,而次子重耳聽到風
聲,聞風而逃出宮。那時隨行保護逃難的有狐偃、趙襄、顛
頡、魏犨、介子推等五個部下,當逃亡到了曹國時糧食用盡,
重耳餓的走不動,於是介子推就忍痛割腹肉煮給重耳吃,才沒
有被餓死。
後來,宮中平靜,重耳回到晉國掌握大權,稱為晉文公。以前
保護逃亡的人,每個人都封賞官職,但只有介子推一個人隱居
在山中被遺忘。介子推的部下替他抱不平,就寫了一首詩貼在
宮門上,諷刺晉文公說:[有龍矯矯,頃失其所,五蛇從之,周
流天下,龍餓乏食,一蛇割腹,龍返於淵,安其壤土,四蛇入
冗,皆有處處,一蛇無冗,號於中野。]晉文公看了非常羞愧,
想重封介子推,但他不肯出任,於是晉文公下令燒山想逼介子
推出來。但是他意志非常堅定,於是抱木活活被燒死。文公聽
了非常悲痛,於是建廟奉祀,並下令全國在三月三日這天不得
生火,因此稱為[寒食節]。
因為當天不可生火,大家皆食生冷的東西,所以當天皆食[陾餅],
也就是現在的[春餅],由此開始春餅成為清明節的應景食品。
全站熱搜